是时候忘了自己是谁了,UX设计师们

——数字产品研发环境成熟了,你还重要吗?
请披上产品设计师马甲——

在忘记之前,先来回忆一下。我是怎么成为UX体验设计的?

对本人经历没有兴趣的,请寻找并跳至传送点另一边
传送点A———————

我和研究生班同学们面临毕业失业前的日常

09年我研究生毕业,当时纽约充满了十个顶好学校毕业的设计学生去抢一份小工作室unpaid intern的现象,加上工业设计毕业的我由于主要精力花在了解构主义的学习上😄没有办法拿出很diao的产品渲染图,非常的彷徨。不同大小工作室流连了大半年之后,我终于以UI设计师的身份加入了当时还剩点名气的老牌工业设计咨询公司ECCO Design。其实我还没有死心,仍然希望能够转岗成为产品设计师。
那是2010到2012年,我当时并不知道这其实是个行业变革的时间点。但由于公司业务出现了很明显的变化,从“买工业设计送UI设计”到“买UI设计送工业设计”,最后到出现单买UX创新提案。我也只能带着不能成为工业设计师的怨念,在UX设计这条不伦之路上越走越远。从一开始什么都自己做到带个6人小团队,从以创新方法去共同设计(后称Design Thinking的同款)到出图到code个简单前端demo再到提前一晚学习方法论话术去忽悠客户。UX设计师技能树也在这几年里面随着业内定义的刷新越长越大。
这几年里面,UX这个概念刚冒出来,谜之火爆,但是没有谁就真的懂了,因为最热的这几年时间正正也是UX这个概念从模糊到被定义清晰的这几年。。
之后几年,我都需要重复地去跟客户、同事甚至领导解释UX到底是什么和为什么很重要。无论是在在乙方咨询公司,还是在甲方公司。同时,坦率的说,也是我自己不断修正自我定义的一个过程。

———————传送点B

 

暂且把2010–2017这段时间称为
UX的黄金时期吧

这个时间划分结合了我个人在纽约与西雅图的学习与工作经历后的主观判断,国内也许有丁点误差。
UX设计师这个角色诱人之处在于它是多个已有角色的集合体,IA信息架构、交互设计、界面设计等等。几乎所有公司都有一个共同认识就是想在市场竞争之中鹤立鸡群你就需要有好的用户体验设计,所以UX设计师突然在招聘市场里面变得炙手可热。但是怎样才算一个好的UX设计师?

个人认为最完整的UX技能树,硬扛下来如果再加点东风,年薪百万不是梦(当时)

 

就和玩游戏一个道理,技能树太大没办法花下一个五年去硬杠怎么办?当然就是去找攻略了。“当用户在使用你的产品时不懂操作的时候,他们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怪自己太笨,只会埋怨你们的产品做得太烂了”——(出自don’t make me think,又译点石成金)自从有了体验设计的三大圣经并且被大量拜读过之后,UX的核心理论基本上慢慢开始被广大从业人员所接受,更有甚之,逐渐形成了各种话术(立个flag,要写一篇文章整理我做见过的在设计讨论中出现的教条式话术)。一条条的道理看起来都对,而且在设计讨论中基本上都是一个个独立牌子的万金油,好像无论用在哪一个独立的设计问题上都妥,但是往往同一个设计问题又都可以用两条相互矛盾的金石良言去看待,经常让人无所适从。

个人认为这三本就是UX的三大圣经,只要吃透一本,至少在黄金年代就够够的了。

 

初级与高级UX设计师的分水岭在于,初级设计师擅长提出问题,高级设计师精于定义问题。但是在黄金时代,这个分水岭是模糊的。市场太热了,只要下过一番苦工例如精读过google “WTF is UX” 搜索结果头两页的文章,再例如凡产品讨论都能以“我就是那个孤独的、坚持为用户而发声的人”的态度去以“因为用户体验”为由去结束一切争端,你就是king。还记得每次当是家常便饭那样讨论“响应式设计”与不同屏幕尺寸关系就足以让别人仰视的年代?还记得曾经一次次争论到底汉堡菜单好还是传统导航系统优时,每次都会不一样的那些虚头巴脑的理由吗?但是在黄金年代,这些讨论一被带出则足以让整个议题跑偏。
眼看十年都快过去了,高质量的UI与UX基本上已经成为了必需品。纯粹靠好的UX远不足以让你(或你的产品)鹤立鸡群。因为经过市场的锻炼或者说宠爱,数字产品有好的用户体验不再是用户所渴望的了,是基本需求。各产品团队也更加擅长于如何为产品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因为UX的价值已经不需要再被争论或者证明了。

撇开“入错行”的焦虑,容小弟试分析一下原因。

 

“做得挺好”其实没有那么难做到

要跨过“好体验”这条基线在现在的确不是一件多难的事了。自从16、17年开始,各大厂都推出并共享了自己产品的design system,不仅包含了通用原则的总结,有一些还自带了UI kit,设计师们大多可以先从这些强大的资源出发,没多少功夫便可以输出一套完整的UI方案,就算不去做用户验证基本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还记得那个时候自己看到material design的兴奋吗?幻想着以后就这样轻轻松松一星期工作半天年薪百万一直拿下去。2b的作业系统设计师也是,要高速出界面?ant design组件库下载好了;做ppt?打开lightning design system翻译一下,你还能做大神多做500年。

哪有可能这样再过500年。

刚出茅庐的设计师通过这些强大的资源,很容易就可以做出体验不错的UI设计,和那个有十年经验的设计师做出来的东西看不出有什么差别。2b产品更加是重灾区。多少年纠结诸如这个“按键在什么时候应该长什么样”一类交互问题才能成就一个合格的2b产品交互设计师,现在连视觉稿都不需要他画了,因为前端小哥可以直接用ant design的代码库拼一个界面出来,体验有多好算不上但是还真的能凑合。

“加一个返回按钮是吧?…搞定。
android版可以交给开发了”

如果你还是希望有一个光明的职业前景,仅仅 “做得挺好” 是不够好的。

 

理解用户已经不够了,你需要理解业务

自行回想一下,在UX还是横行霸道的那几年里面,很多时候设计师其实是不知不觉地在使用自己可以不去深入理解业务的免死金牌。自己手上正在做的产品有着怎样的复杂业务逻辑,其实自己是不太清楚的。所谓用户体验设计的黄金年代里面,设计师只需要深入地理解用户,言必称用户需求就可以了。在设计师看来,神坛上的用户是最重要的,一切让用户得不到最好的体验的东西都是阻碍一个产品称为绝世好产品的绊脚石。
放眼今天问题来了。用户可用性原则、漂亮(至少过得去吧)的UI、恰到好处的转场动效等等这些UX要素都已经作为产品的数字资产提供给设计师调用了,无论是还算重视自己产品的公司沉积下来的数字资产还是直接运用大厂的公开资源。UX设计师在这样的情形下很容易就会沦为纯输出、制作的角色。至于只管输出制作的角色。。。面对现实吧,就算是再厉害再有经验再有灵气,也会比策略型的角色更加容易被取代。所以,如果UX设计师如果还希望在日后有机会参与到产品决策里面去,是时候需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技能树,给自己一个进化空间了。
UX设计师进化成 “产品设计师” (对于这个二十年前是指产品造型设计的title,本人是真•百感交集)最近是比较火的新说法。至少需要明白以下两件事情:

 

一,多少懂一点产品策略

你现在做的产品和公司其他产品是在那样的关系?它们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它存在的目标是为公司其他核心产品提供数据还是需要独立打自己的市场?在公司层面,竞争环境、综合市场状态是怎样的?你的产品在里面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策略,是一个模糊不清甚至有点让人反感的词。
我们换个方式去描述这个问题。和你天天共事的产品经理(假设你团队里面有出色的产品经理的话),单单从合作以及完成好本分工作为理由,我们都应该多多少少备有产品经理的知识与思维框架,否则谈何加入产品决策,否则凭什么在产品讨论中作有用的意见输出呢?不懂得背后的完整的产品逻辑,则没有办法影响任何设计决定。所以下次被暗示就是一名美工的时候,请不要只知道抱怨环境的不公。
建议挑一些深入浅出、接地气,最重要是全面的产品课程好好修一修。强调一下,学习产品策略,重点还是全面。那是因为在我工作经验里面,实在见太多只看到井口一角就要和别人争论到底太阳系有多少行星的例子了。我系统学习产品经理的逻辑方法与课程也是最近的事,觉得三节课的课程最值得推荐。

我一周目学习是同事给的盗版资料呵呵,但是二刷的时候可是怀着感激的心去还了学费了。

 

二,不能够不懂增长

无论你手上正在做什么项目,“增长”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于项目目标里。“增长”可能意味着销售增长也可能是用户增长,也可能意味着产品日活用户的增长等等。因此,理解你的产品的增长指标(包括考量方式)是必须。“activation”, “acquisition”还有“retention”这些词不多放几个在兜里怎么行走江湖?并不是在贩卖焦虑或者对方法论冷嘲热讽,当你真的理解了你现在的产品所处周期的特征、特殊的增长需要,团队共同认可的增长标准是怎么得来的,你才有可能保证你的设计不仅仅是在一面倒地讨好用户,而是真真正正在帮助产品的业务往良性的方向发展。

增长无非就是为了AARRR啊啊

 

增长黑客模式

也许你早已经听过这门显学了。但是是不是那些“这是运营该懂的吧”或者“产品经理才会看的书吧?”这类的念头让你仅仅是把电子书加在书架里就完事了?Growth Hackers 和 Hacking Growth 都通过很简单易懂的案例让你了解增长的思路、了解增长实验的必要性与方法,增加对于数据的敏感。建议看中译版,因为译者(或者都可以叫作者了)添加了很多中国互联网产品优秀的、失败的增长案例在里面,更有助于读者有触摸感地去理解。

结束总结

是不是翻着白眼看到这里的?如果是的话,还是需要谢谢你的时间。不管你是刚入行的、资深的或和我一样越老越没出息的、哪一个阶段的UX设计师也好,应该都不甘心自己的行当被诋毁吧?其实我也一样心有戚戚焉。
我不是说UX这个行业已经死了,而是整个数字产品行业成熟了之后,每个角色的职责范围都有了越来越清晰的定义,包括UX这个岗位。而人才市场judge每个角色的水平越来越倾向于ta在一个被定义的狭隘的职能范围内钻得有多深。几年前我刚回国去面试的时候,面试者脸带不屑地跟我讲,他不向UX这个title买账,因为这个帽子太大了,真的懂那么多东西的人肯定就全都做得不精。而我当时(其实包括现在)心里面是不服气的,我一路走来在工作上一个个技能点得去点燃,需要一样知识就去学一样,要做什么就去研究什么,难道是假的吗?一事无成的屌丝大表哥跟你说:别被骗了,是谁给你定义你要画banner图你就只能画banner图画出个一代宗师来?没错的确你真可以成为banner图一代宗师甚至可以总结出一套方法论,但是你也就只能一直在下游环节活下去了。除夕非你参与了自动产生banner的产品的开发,否则再过几年,banner就也轮不到你来画了。不要被别人给你的定义局限了你的视野,也许他只是怕被你取代而已。
敢开天眼看凡尘。作为一个设计师你真正的工作是用创新的办法去解决问题。不要被职业title限制了思想。我们看看历史,UX的前身是什么?是一群有觉悟的平面设计师、程序员等,果断学习新技能与设计观念然后披了个马甲,按照自己的意志与理解对这个行业投入并进行输出。

你需要看到更加大的画面,知道为什么你的产品要这么做。这会让你更加容易展开工作,并且让你在团队合作中变得更加有价值。